close

有時候會覺得,所謂的乖與不乖的定義是因人事物環境而異。不同的父母老師,有不同的乖的定義,但不乖似乎不免扯上反抗及背離侯老大所述的「主流思考」。當孩子在不同的家庭說出同樣的話,乖與不乖是在於父母的價值觀及父母認定的主流思考上得到定義。

為什麼要乖?在我個人而言,是一個尋求他人認同的過程。得到這個認同之後的我們,才會慢慢的建立所謂的自信心,進而了解自己什麼好,什麼不好,而了解真正的自我。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,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導向好的方向。

至於太乖好不好,我個人是認為不好。為了達到這個「乖」,小孩有時候會無法發展自己的興趣與人格,只因為要成為一個乖的樣子,得到疼寵與讚賞。甚至有的孩子到最後,是學會不斷的壓抑自己而成就一個別人眼中的乖。這樣的孩子漸漸的會不知如何去與自己相處,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好,或者是不好?做到了他人眼中的乖,自己是不是真的快樂。

如前所述,他人的讚賞與認同固然是建立自信心的一個基石,但是人這一生當中又怎麼能夠只依賴著他人的認同生活。人在24hr中,相處最久的是自己啊!如果只是一昧的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,符合乖的標準期待,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,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,也令人惋惜。(雖然應該也有不少人在追求這個乖中得到滿足。)

不過其實,凡事太過則不好。不僅僅是太乖不好,太不乖也不好。就像吃飯,吃太多不好,吃太少不好。所以其實乖也好不乖也好,就像以上諸位發文的人說的,社會中沒有只需要乖或不乖,只有在發展過程中,如何的去看待,去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多所嘗試。如何發現每個孩子的點,了解在乖與不乖背後的他們心裡在想什麼,進而去鼓勵他發展也許比乖和不乖更加重要吧。

乖小孩是否真的24hr都很乖?不乖的小孩又是否一直都很不乖。這種事跟善惡其實也很相像,沒有人絕對的善,也沒有人絕對的惡。就如同部份人討厭的蠟筆小新(如果他是我兒子我怕我會掐死他XDDD,但我很喜歡看小新),他也有善良溫馨的一面。

p.s. OTZ..太久沒寫文章總覺得寫得很紊亂啊!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tc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